在鞍钢工地的劳动身影里,在抗洪前线的冲锋队伍中,雷锋用22载短暂生命谱写出壮丽的人生诗篇。当他把省下的津贴悄悄寄给灾区,当他在雨中护送迷路老人,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,实则蕴含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。
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雷锋精神是温暖人心的篝火;在物质丰裕的今天,它更应成为校正价值坐标的北斗。武汉抗疫期间,90后护士在防护服写下“雷锋接班人来报到”;郑州暴雨中,少年们用长绳筑起“生命通道”。这些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证明,精神火炬从未熄灭。
践行雷锋精神不必惊天动地。食堂里主动收拾餐盘的身影,楼道间随手关闭水电的细节,课堂上帮扶后进的同学,都是当代少年对雷锋精神的最佳诠释,这些微光逐渐汇聚成照亮校园的星河。
真正的成长始于内心的觉醒。当我们将“帮助他人”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,便是对雷锋精神最深刻的传承。我校学生小韩坚持护送残疾同学上下课,并主动承担起寝室内务工作,日常起居照顾同学的责任,他说“这不是负担,是幸福”。这种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,正是雷锋精神的现代性转化。在价值多元的时代,选择善良需要勇气,但正是这样的选择,定义着青春的真正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