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活动旨在将抽象的消防安全理论,转化为师生可知可感、可学可用的具体技能与内在意识。郭巨成主任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学识与丰富的宣教经验,以严谨而不失生动的讲述,构建了一场逻辑清晰、层层深入的知识体系。他紧密围绕校园生活实际,聚焦教室、宿舍、实训室、食堂等不同场景的潜在火患,条分缕析,深入阐释“预防为主,防消结合”的核心理念。
于“防火”篇章,郭主任重点剖析了电器使用不当、违规充电等校园常见风险源,深刻点明“隐患险于明火,防范胜于救灾”的朴素真理。他引导师生审视日常细微之处,树立“时时想安全、事事讲安全”的行为自觉,力求将火灾隐患消弭于未然。
当议题转向“救火”,郭主任系统讲解了初期火灾的扑救原则与方法,详述了各类灭火器材与消防设施的正确操作与适用情境。他特别强调,科学施救的前提在于保持冷静判断与确保自身安全,切忌盲目冲动。通过对模拟场景的分析,师生们对如何把握“黄金救援时间”有了更为直观与理性的认知。
关乎生命存续的“逃火”知识,无疑是宣讲的核心。郭主任详尽阐述了火场逃生的关键要领:保持镇定、湿巾掩口、低姿匍匐、辨明方向、固守待援等。他尤其强调了熟悉环境、牢记安全出口的重要性,并指导师生如何依据火势迅速制定有效的疏散路线。现场展示的一幅幅警示案例,一组组沉重数据,无不深深叩击着在场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灵,使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此次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,其意义远超一场活动本身。它犹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校园安全管理中被忽视的角落,显著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火情的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能力,为构建平安、和谐、稳定的校园环境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。
此次活动将“安全”的种子,深深植入了师生心田,有效推动了安全意识从“被动接受”向“主动内化”的深刻转变,实现了从知识层面的“知晓”到行为层面的“践行”,并最终趋向习惯层面的“养成”。这不仅是学校践行“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”理念的扎实举措,更是其履行育人根本、彰显人文关怀、担当社会责任的有力印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