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女神们:
见字如晤。值此淑气催黄鸟、晴光转绿蘋的时节,我总要在行政楼前驻足片刻。看实训室里不灭的灯火映着你们巡回指导的身影,听晨风掠过你们工装口袋里教案的簌簌声,便觉这所校园的筋骨血脉,原来是你们以柔韧织就的锦绣图腾。
此刻,窗外森工大楼的灯火正与天际的星光交相辉映,恍惚间,那些与你们共度的晨昏寒暑,如胶片般在眼前流转。且容我以墨为舟,载着这十六载风雨同舟的情谊,驶向你们温暖的心港。
回顾过往,我们一同经历的岁月,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在眼前徐徐展开。初办职业学校时,条件艰苦,资金紧张、师资短缺、社会认可度低,重重困难如大山般横亘在我们面前。是你们,毫无怨言,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,与我并肩作战。你们身兼数职,与男同事们一起从早到晚连轴转;一间间简陋的教室,留下了你们耐心授课的身影;有的人利用休息时间,四处奔走为学校拉赞助、找资源。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,你们用柔弱的肩膀,扛起了教育的重任,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那些日子虽然辛苦,但我们相互鼓励、彼此支撑,一步步挺了过来。
犹记那年寒冬腊月,新校园搬迁工作在凛冽的北风中艰难展开。老师们没有丝毫退缩,迎着如刀割般的寒风,一头扎进忙碌之中。搬运教学物资时,沉重的箱子在冰冷的地面上拖拽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搬运设备、床板压得青筋暴起也没有一人放弃,老师们的双手早已冻得通红、麻木,却依旧艰难地向前挪动。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,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冷风中。
《浮生六记》有云:"布衣菜饭,可乐终身"。你们何尝不是如此?汽车发动机前的寒暑不移,康复实训室里的生死时速,学前教育课堂上的百变声线——你们把"工匠精神"化作了教室窗台上的绿萝,在孩子们的技能证书里悄然抽枝。还记得为了筹备一场重要的技能竞赛,你们彻夜陪着学生训练,手把手指导,眼睛里满是坚定与执着。那些被键盘磨平的指节,被粉笔皴裂的掌心,被教案压弯的颈椎,都是这所校园最庄严的勋章。
更难忘疫情肆虐时,很多老师将尚在襁褓的幼儿托付家人,错过与家人相聚的温馨时刻,毅然决然跟着我留守学校阵地,陪着学生在寝室连熬两个月,发放口罩、组织核酸检测、组织网课,一刻不得停歇,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屏障,学生们的健康与成长成了你们心中沉甸甸的责任。当疫情解封的那一刻,晨雾中你们挥动的手臂,微笑的脸庞,成了我心中永不褪色的旌旗。
学校如今双校区运营,各项业务稳步前进,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学校又被评为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,你们既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,你们也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、暖心妈妈。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,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,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。那些与学生们促膝长谈的夜晚,那些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的瞬间,都成为了校园里最温暖的回忆。
训练营培训后,看着原本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能主动上台,大声发言:“我也要好好学,超过他们,不让父母失望,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!”。你们可知?你们的形象,早已成为千万职教学子心中的灯塔。当艺术设计班的姑娘们手持画笔绘制京剧脸谱,当数字传媒的少女镜头前演绎他人生活,当学前教育系的"娘子军"用柔美的舞蹈,优雅的曲线筑起一座座灵动的艺术之桥——这何尝不是对"妇女能顶半边天"最诗意的诠释?
你们把母亲的柔肠化作了实训手册上的批注,将师者的风骨熔铸成实训里的操作规范。会计账本里缜密的数字,护理病房中温暖的手势,电商直播时灵动的解说,都在诉说着:教育,本就是女性以生命孕育生命的壮举。
前路尚有千重锦,愿与诸君共裁量。当"产教融合"的蓝图遇上"工匠精神"的传承,当智能制造的浪潮碰撞文化根脉的守护,我坚信:只要实训室里仍有你们指导时的轻语,走廊上还回荡你们督促晨读的脚步声,招生季继续绽放你们接待家长时的笑容,在校园文化建设中,坚持精心策划,让校园处处充满东科特有的文化气息,我们的职教方舟定能驶向星辰大海,穿越任何时代的湍流。
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.”你们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,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有的如玫瑰,热情奔放,充满活力,在工作中总是充满激情,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;有的如百合,清新淡雅,温柔善良,用默默的付出,诠释着教育的真谛;有的如梅花,坚韧不拔,傲雪凌霜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从不退缩,勇往直前。你们用各自独特的魅力,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
值此佳节,特以《诗经》"有女同车,颜如舜华"相赠,却觉难及你们半分风采。我想对你们说:感谢你们为学校所做的一切!是你们的辛勤付出,让学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;是你们的无私奉献,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;是你们的团结协作,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。愿所有坚韧都化作春风,所有耕耘皆酿成甘露,
我的女神们,祝节日快乐,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,家庭幸福!愿你们永远青春美丽,生活如诗如画,充满浪漫与温馨!
纸尽墨涸,情长难书。唯愿岁月沉香,不负芳华。